台灣的中文教學直到我那個年代的大學國文選(現在的具體情況不明,應該也沒變多少)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掰出來的「教」:先一個字再連結成詞再組合成句再集結成段,老師手把手「牽著」的教,然後學生如實的記著背著字字不落!難怪一個學期讀不了幾篇文,上了大學自主看不了幾篇文,不會多元多角度檢視行文邏輯,不能學習用不同視角不同的上下文拆解組合詮釋出行文的不同滋味。所以自主寫不出需要引述大量參考文獻的學術論文!!!我後來強大的中文「造詣」都是國高中時的任性與叛逆,不地毯式的背誦老師的「教學」(也背不來書),而是自己去買書自己看:古今文選、昭明文選、世說新語、左傳戰國策、還有諸子百家文選等。自己學寫駢文對仗,自創詩文格局,行文筆觸。(卻是國文聯考分數不挺高的就是了)
況且,我覺得不是現在比較道德淪喪,是少了讀那篇顧炎武的「廉恥」一文所致。而是以前的智識真的只是少數人的特權!例如在歷史的中國平均識字率不到五個百分點,然後再從識字者中擢拔出有見地者,不出千分之五吧!所以維持一個相對平穩的智識倫理比較簡單!現在識字率超過九成九吧,大學以上學歷的有過半吧,參差就明顯出來了!
再之,真的要深究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真義,不是更應該去讀,此觀念的創始者管仲的原文嗎?《管子》的牧民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