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03, 2015

2015年新的台灣之光的誕生。。。臺灣古典音樂界從此大鳴大放了嗎?

曾宇謙得感謝另一個女參賽者Clara-Jumi Kang 最後的體力不濟,走精去了。二十多歲能表現音樂張力成那樣,我比較看好這個 Clara-Jumi Kang 的樂壇前程。。。

二十歲,就能在演奏技術上這樣純熟、老練,是很不錯。但是音樂性在身心上的牽動,創作的情緒,本來該再開始步入盛年才能做到。Clara牽進去了,宇謙沒有。不是Clara肢體運用比較大,而是被牽入音樂之靈的程度,被音樂語言附體的程度。當然還可以精益求精,那就是對社會與人的觀察與時代共振,自主的評析。更不用說對樂曲人文背景的了解。所以,在歐洲,深入藝術史的賞析與解讀,跟文明走向的共振,很是重要,從技藝走向性靈再走向人本精神。這就是為何這一次第一名是從缺的原因。


Clara-Jumi Kang比賽的首輪演奏

曾宇謙比賽的首輪演奏
Clara-Jumi Kang 的次輪演奏
曾宇謙的次輪演奏
Clara-Jumi Kang 的決賽協奏曲演出
曾宇謙的決賽協奏曲演出

後續:柴可夫斯基大賽得勝者音樂會有兩場,第一場在莫斯科,隔天還有一場在聖彼得堡,這場可沒有國際政要來了,我們還是中國-台北。所以之前,大大宣傳什麼堅持參賽非台灣名義不可,就算了,先嗨好多天,最重要的關鍵還是中國台北,有普丁跟沒普丁在場,都一樣。怎麼第二場,國家名稱還沒被糾正,沒新聞了,好像得勝者音樂會只有在莫斯科的一場?

我看音樂大賽,不看偶發在某國家的個別音樂新星,我要看看他們都是來自什麼國家,平均的表現,不只看純熟技術,還看技術背後的東西,他心中只有自己,還是有在傾聽團隊,音樂語言跟身心的共振等等。。。

這個比賽,俄國受益最大,不只是青年新星最多,辦這樣的比賽要發動多位指揮與多個樂團協奏,一下子這麼多演出曲目,可磨多了並保持了他們國家的音樂基礎於不散,在這一個文化表現日趨崩敗的國家,保住了一絲精緻文化的命脈,保證了這個國家日後國運的東山再起。

這個比賽的所有場次,與最後的兩場得勝者音樂會

最後我想再分享史上最年輕的柴賽首獎得主日籍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的某專訪內容來完結:

『。。。一個不滿20歲的清秀女孩,在眾多一流好手參加的大賽中,以超乎想像的完美技巧,成功演奏了高難度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成為該賽史上最年輕的首獎得主。

對許多演奏家來說,諏訪內晶子當時的成就,等於是獲得了一張通往名利雙收之路的通行證,但她自己似乎不這樣認為,「即便在獲得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之後,我仍然不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可以成為一名全職的職業演奏家。對我來說,還有許多關於音樂的事,是我想去發掘學習的。」或許是這樣的自覺,讓她選擇了一條大膽而極富有挑戰性的路,那就是暫時遠離光鮮亮麗的舞台演出,而回到校園中重拾書本,精研自己的演奏技術。

這樣的選擇,帶她進入了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來研習政治思想史,「學習政治思想史,讓我更瞭解一些作曲家如巴赫、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曲背景還有他們和當時的政治及其他相關的文化活動有什麼關聯。經過了這段的學習,讓我對於在詮釋這些作曲家的音樂上,有了很不一樣的認識。」其實研習和音樂較無直接關係的人文類課程,對於許多知名的演奏家來說,並不是件特殊的舉動。馬友友、夏漢等一流的音樂家們,都曾經在繁忙的演出行程外,抽空去進修相關的課程。畢竟,音樂表演和整個政治、藝術、人文發展,本就密不可分,唯有對大環境通盤而透徹的了解,才能完整且忠實地表達出不同時代音樂中蘊藏之內涵。。。』

星期四, 1月 15, 2015

好好的為生命畫下句點。。。

『。。。臨終期一般為10-14天(有時候可以短到24小時)。在這一階段,醫生的工作應該從「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轉向「減輕痛苦」。 

臨終病人常處於脫水狀態,吞嚥出現困難,周圍循環的血液量銳減,所以病人的皮膚又濕又冷,摸上去涼涼的。你不要以為病人是因為冷,需要加蓋被縟以保溫。相反,即使只給他們的手腳加蓋一點點重量的被縟,絕大多數臨終病人都會覺得太重,覺得無法忍受。

呼吸衰竭使臨終病人喘氣困難,給予氧氣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他們已失去了利用氧氣的能力,此時給他們供氧無法減輕這種「呼吸飢餓」。正確的做法是:打開窗戶和風扇,給病床周圍留出足夠的空間。另外,使用嗎啡或其他有類似鴉片製劑的合成麻醉劑是減輕病人喘氣困難和焦慮的最好辦法。 

當吞嚥困難使病人無法進食和飲水時,有些家屬會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瀕死的人常常不會感到飢餓。相反,脫水的缺乏營養的狀態造成血液內的酮體積聚,從而產生一種止痛藥的效應,使病人有一種異常歡欣感。這時即使給病人灌輸一點點葡萄糖,都會抵消這種異常的欣快感。

而且,此時給病人喂食還會造成嘔吐、食物進入氣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掙扎等後果,使病人無法安靜地走向死亡。靜脈輸液雖然能解決陷入譫妄狀態病人的脫水問題,但同時帶給病人的是水腫、噁心和疼痛。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甚至在死前三個月之久,不少病人與別人的交流減少了,心靈深處的活動增多了。不要以為這是拒絕親人的關愛,這是瀕死的人的一種需要:離開外在世界,與心靈對話。。。』

http://shareba.com/?do=%2Fblog%2F159863%2F
親人臨終時,我們究竟該怎麼辦?

DW: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免都免不了,如何在過程中過得有意義,順利成為完整的段落章節,把生命的起承轉合照顧好,才是真正的人生成就。